1. 首页
  2. 校友工作
  3. 西法大人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西法大人

校友风采丨我校2001级校友马俊华:追寻生命中那束法治之光

  • 来源: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 发布者:校友办01
  • 浏览量:


    近年来,陕西省检察机关以奋力追赶超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三有”争创活动为抓手,聚焦新时代法律监督职责定位,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持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涌现出一大批政治坚定、传承忠诚奉献底色,理念先进、聚焦专业精进亮色的优秀办案团队和优秀办案检察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其中的一位——宝鸡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马俊华。

 

法庭上,她慷慨陈词,正义凛然;生活中,她勤俭朴素、热情亲和。

 

她用公平和正义,书写了一名检察官的风采;用法理与情理,诠释了一名检察官的本色,展现了基层一线女检察官的铁骨柔情和赤诚之心。

 

她,便是宝鸡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员额检察官马俊华。

 

 

“光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法律的初衷是什么?”

 

2001年,阳光明媚,政法大学校园里,望着法平如水的自由女神像,年轻的女孩不禁发问。

 

她,便是22岁的马俊华。

 

那时的她还不知道,此后15年,她将风雨兼程,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用尽全部精力去追寻这个答案……

 

01让法治之光布满人间阡陌

 

“当法律和良心抵触之时,良心是最高的行动原则,尊崇性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绳。”

 

作为一名公诉人,这是马俊华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她绝不是说说而已。

 

20203月,一名十年前的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案件报送宝鸡市人民检察院后交由马俊华负责,犯罪嫌疑人查某对于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在讯问时,马俊华发现了一个问题——

 

“你刚说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我属猴,是199211月出生。

 

“你户口上可是1990年啊!

 

瞬间,马俊华被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如果按查某的说法,他在犯案时很可能还未满十八岁,那么就需要重新考虑量刑情节。

 

可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查某的叔叔说不清他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公安问了几次都是这个结果。

 

马俊华只好自行展开补充侦查。

 

那段日子,她在宝鸡市区、眉县各乡镇之间大大小小的村庄寨堡间、在道道车辙的颠簸中,去寻找她心中那个可能存在、又可能不存在的证据。

 

“算了,就算弄清了他的年龄,也改变不了他杀人的事实啊!”看着她日渐消瘦憔悴,心疼她的家人好言相劝。

 

但马俊华却不为所动,她知道,尽管查某抢劫杀人的事实不会改变,但作为一名重罪刑事案件检察官,站在被告人公诉席上,代表国家指控犯罪,纠正错误,定夺生死,要有一颗敬畏生命的心,敬畏受害人的生命,同样也敬畏嫌疑人的生命,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检察官,时刻要有把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和良心拷问的铁案的决心和信心。

 

“说不难是假的,问了多少人,走了多少地方,把犯罪嫌疑人家里能找的亲戚朋友都找了个遍,怕警车带来其他未知的阻力影响,经常是把车远远的停下,日头晒着,人一路走过去,热得衣服湿透。”

 

回忆起办案时的情形,马俊华只能苦笑。一次次的走访,一次次的失望没能让她放弃,当马俊华最终在上千份资料中找到了多份记载查某出生年月日的档案及初中入学通知书等原始资料时,一切的辛苦换来了结果。

 

“找到了,查某出生于199211月!这起案件最后认定查某作案时系未成年人,故不能被判处死刑。

 

正是马俊华的坚持防范了一起错案的发生,而让她坚持下去的不是查某的悔过,而始终来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对职业的认同。

 

 

02让法治之光荡涤魑魅魍魉

 

作为闻名中外的青铜器之乡,宝鸡地区文化底蕴丰厚,同时,文物犯罪也猖獗不止。

 

文物遗址保护工作不仅是考古学者和盗墓贼的赛跑,也时刻考验着一线的检察官。

 

“盗墓贼实在是太狡诈了,幸好我们赶在证据灭失前及时提取固定,这才最后能顺利起诉!”

 

每每提起2017年办理的毛某某等26人盗掘古墓葬、古文化遗址一案时,马俊华总忍不住感慨万千。

 

那时的她,刚刚从侦查监督处到公诉二处报道不久,面对主要犯罪分子作案时间跨度长、案件涉及专业知识复杂的特殊情况,她的心里也不由地忐忑。

 

尽管压力重重,但心里追寻法治之光的渴望,让马俊华选择迎难而上。

 

她和助理检察官等人组成的办案团队提前介入侦查,为了迅速补足文物保护相关方面的知识缺口,便于更好地开展侦查监督工作,马俊华硬生生将自己逼成了文博专家,求知若渴的像个永远吸不完水分的海绵,谦虚好学的像个初入学堂的小学生。

 

103个具体补查问题,条理分明,及时根据补查证据情况追加起诉罪名,准确定性量刑,让犯罪分子辩无可辩,只能认罪伏法。

 

该案办理过程被陕西电视台、宝鸡电视台等媒体快速报道,在群众之间竞相传播,极大地震慑了当地较为猖獗的盗挖古墓现象,有力保护了宝鸡的历史文化遗迹安然无恙,保护了这方水土的精神文脉稳定传承。

 

然而,这只是她漫长的从检路上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2017年,公安部督办的郝某等22人非法买卖枪支一案交到了马俊华手中。

 

由于涉案人员多、枪支多、地域多,案情较为复杂,那些日子,马俊华一头扎进海量案卷中日夜鏖战,从枪支构造到痕迹检验,再到枪支弹药专业知识,她虚心向公安机关专家请教,阅读了大量枪支领域的专业书籍,终于使复杂的案情拨开云雾见天日,从海量案卷中剥茧抽丝出上百条切实可行的补查提纲,有力督促指导公安机关前往全国各地补充取证,最终大幅度提升了案件质效,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和上级单位领导的肯定。

 

 

03让法治之光点亮万家灯火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

 

长期扑在一线办案的马俊华深知,案件办好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继续充分挖掘典型案例背后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认真总结案例积累的侦查监督、庭审举证经验做法,深化成果运用,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典型案例回应人民群众期盼。

 

工作至今,马俊华在各类媒体发表理论调研、案件信息、统计分析等文章80余篇。作为宝鸡地区检察系统教官、全市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多次在县区检察院授课,受到广大检察干警的一致好评。

 

同时,她还在社会治理创新领域负责的两法衔接工作,创建宝鸡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信息共享平台,被最高检、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及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机关和媒体刊发报道,省检察院在宝鸡市召开“两法衔接”工作推进会推广宝鸡经验,“两法衔接”成为宝鸡市检察院主打的亮点工作之一。

 

光与热的汇聚从来不是偶然,深自缄默,源于担当。

 

所有的琢磨、推敲,一切的讨论、分析,只为坚持这一阙热忱激荡,等待这一束光明照耀。

 

“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有力量。”马俊华说,追寻法治之光是年少时的梦,也是她一生认定的路,会坚定地走下去。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法治的微光,微光汇聚成河,就能构筑一个法治大国,我愿此生追寻那束光”。

 

马俊华,系我校2001级校友。

 

 

来源:陕西检察

编辑:汪 晴(2021级)

责编:李青原(2020级) 邓奕珈(2020级)

校对:杨向宇(2021级)

审核:周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