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校友工作
  3. 校友文苑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校友文苑

校友文苑 | 追梦人——西北政法1980级“政经班”部分同学“金秋之旅”散记

  • 来源: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 发布者:校友办01
  • 浏览量:

 

 

与对脾气有趣味的同学一起出游,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情。梁启超说:“趣味是人生的根底。我虽不敢说趣味便是生活,但敢说没趣便不成生活。”2023年9月13日,西北政法大学1980级“政经班”部分同学——“少老一族”,相约古城西安出发,跨越豫、鲁、冀、辽、蒙、晋六个省区,先后游览体验了十多个自然、历史、文化、宗教等名胜风景区,25日返回,总里程4300公里。一路感慨良多,一路趣味横生。


这次旅行蓄谋已久。8月初,王凤侠同学就提出了旅行攻略,在征求意见和反复斟酌后,形成了一个“金秋之旅”行动方案,包括吃、住、行、游等各个方面,都安排得十分详尽。凤侠同学办事干练、利落、周全,内外协调能力特强,我把她称为我们班的“阿庆嫂”。有“阿庆嫂”,就有“阿庆”,“阿庆”是我们班的“带头大哥”——行松文同学,待人宽厚有温度,谋事高远有策略。他是我们的幕后掌舵人,这次旅行的主题、思路等,都是他提出来的。“阿庆”、“阿庆嫂”二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枕头边就把旅行的事情商量好了。

由于这次旅行时间较长、地方较多,大家都按要求准备了夏、秋、冬衣裳,加上其他用品,每个人都像搬家一样,拎了个大旅行箱。爱喝酒的“阿庆”,不听“阿庆嫂”的劝告,硬是给车上搬了两箱白酒,言说要让兄弟姐妹们旅途中把酒喝好。加上张玺峰同学带的一箱,这次出游一共带了20多瓶酒。对于酒量不咋样,但又馋酒的我来说,心情忐忑。加之夫人随行,在喝酒上常亮“红灯”,让我心绪烦杂。我想,这一路除过旅行之外,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把有些人戴在我头上的,喝酒“怕老婆”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


9月13日早晨七点,玺峰携夫人张红霞同学,开车来接我和夫人刘敏英。我们挥别长安,一路向东,闯潼关,过郑州,直奔开封。一路上,我和玺峰换着开车,但以玺峰为主。红霞和敏英坐在后排,她俩这是第二次见面,算是比较熟了。敏英是个直性子,人好性子急,说话的拐弯技术一般。走之前,我就对她提出了说话的建议,她有点不太情愿,但还是欣然接受了。红霞是个慢性子,说话慢条斯理,喜欢养花,待人犹如《渴望》中的刘慧芳,善良、隐忍。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能不能在一个频道上聊天,我心里没底。但实际情况是,两个人一见如故,有说不完的话,从旅游说到做饭做菜,从孝敬老人说到与儿女相处,好像两个鸟儿,唧唧唧,喳喳喳,视乎有几辈子的缘分。一路上,我和玺峰说话不多,可能是我的性格使然。听到红霞、敏英在后边的对话,我打趣地对玺峰说,这要是俩男的,这样亲热,这样絮絮叨叨,那就真让人有点奇怪了。玺峰说,她们是采果子一族出身,喜好互相打招呼,咱们都是狩猎出身的,打猎时绝不出声。我不由得佩服玺峰太会说话了。看来,男人的智慧都是憋出来的。

松文、凤侠以及我们班的陈春华、冉小锋乘坐另一辆车,自封为“一号车”,我们被赋予“二号车”称号,便于途中联络。春华开车,猛,但粗中有细,一直跑在前面。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凤侠提前给我们“二号车”的人买了煎饼果子,等我们赶到时,热乎的果子就递到了手里,真是善解人意的“阿庆嫂”!“一号车”上有“阿庆”、“阿庆嫂”,还有我们班的“陈嘉诚”——春华,不仅会赚钱,现代范蠡,还幽默得不得了,“挑事挖坑”,道行很深。有“清风夫子”——小锋,我们班的书法家之一,有点仙风道骨的劲,更重要的是,性格直爽,钢牙铁齿,打嘴仗从来没有输过谁。可以想像,四个“活宝”坐在一个车上,一路上的斗嘴抬杠,一定不亚于京剧《沙家浜》中的《智斗》吧。


当天下午3点左右,我们先后到达开封,吃饭、洗漱、稍事休息。

下午5点许,前去清明上河园游览。清明上河园是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打造的宋代古建筑群,包括城门楼、红桥、九龙桥、店铺、酒肆、河道、码头、船坊等,再现了千年京都汴梁的市井风情。园里的工作人员都身着宋服,有些游人特别是年轻女子也穿上宋服,拍照留念。一时间,古风长袖,一城宋韵,仿佛穿越回繁华的北宋,步入《清明上河图》的历史画卷。

我们一行人饶有兴致地浏览了园区的主要景点,还坐船行驶在汴河中,体验了当年汴梁城的交通繁忙情景。

我观察,清明上河园的迎宾门门头和园中的不少标识,其字体为“廋金体”。我知道廋金体是宋徽宗独创的,但只知道个皮毛。小峰告诉我,廋金体的特点是,笔迹瘦劲,风骨俊秀,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而且,宋徽宗能够独创这一字体,主要受到了当朝宰相章惇的影响。宋徽宗曾经问章惇:你觉得我是模仿王羲之还是模仿米芾的字好呢?章惇一脸严肃的说道,臣以为皇上即为天子,字如果跟别人一样,实在是有失颜面。宋徽宗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后来,宋徽宗潜心钻研,创造出了独一无二,被后人津津乐道的“瘦金体”,这也多少掩饰了他丢失江山的窘迫形象。

天色渐暗,华灯初放,如梦如幻。小锋感叹地说,我大(陕西人把父亲叫“大”)要是活着,知道我在这里闲逛,肯定会扇我两个嘴巴。我想起了我的父亲,65岁就走了,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陕西。我们应该知福啊!我不由得掐指一算,这一起出来的8个人,其父亲们都早早的挥手告别,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穿越时空,去了“清新文雅”的宋朝。看来,“狩猎一族”,从古自今,弄啥事都很果敢,包括离开这滚滚红尘。

第二天上午,我们还参观了天波杨府、开封府等。



 

9月14日下午,我们驱车500公里,到达淄博。晚上,春华同学的夫人——韩洪涛(这次有事没有来)的几位同学,盛情接待了我们。洪涛和这几位在淄博的同学,是西北政法88级学生,算起来,他们是我们的学弟学妹。90年左右,淄博招聘人才,他们都先后来这里安居乐业了。春华作为洪涛的丈夫,这次是以新女婿的名义见娘家人,我发现他还有点小紧张,前后联系,多方沟通,很是卖力。饭桌上,淄博的学弟学妹一见如故,热情似火,硬是以山东规矩,主陪、副陪等,对每个客人都要敬酒三杯,有两个还唱起了歌,以助酒兴。春华高兴,酒喝的多,面红耳赤。我酒量不行,只能敷衍塞责,能逃一杯是一杯。但菜吃的不少,以前来过山东几次,还没有真正吃过像今天这样地道的山东菜。晚上8点,酒足饭饱,惜惜告别,相约西安重逢。

晚上时间还很充分,松文决定,8个人打车两辆,直奔淄博网红烧烤——海月龙宫体验地。巨大的烧烤广场,没有想象的人多,但气氛还是很热闹的。我们刚才吃的很饱,但为了体验淄博烧烤,还是点了烤肉,要了啤酒,也叫了广场的歌者助兴。谝到高兴时,推杯换盏,大快朵颐,玺峰同学在大家的起哄下,唱起了陕北民歌,一曲纯正的《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加上生动的肢体动作,惊艳四方,群情激昂,掌声雷动,把当晚的烧烤活动,掀向了高潮。

第二天上午,在淄博朋友的推介下,我们详细游览了周村古商城,感受鲁商文化的前世今生。


9月15日傍晚,我们赶到山海关,吃罢晚饭,决定夜游。山海关始建于明初,古城有四座城门,其中东门,是明代长城起点,地势险要。城门高大、雄伟,很有气势。城楼,分上下两层,高达12米。城楼上悬挂着巨大横匾——“天下第一关”,字迹雄浑有力,为明朝书法家、山海关人肖显所书。

 


我们登楼远眺,南望长城伸入大海,北望长城沿燕山山脊蜿蜒而上,真是“两京销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啊!我们在城楼第二层“天下第一关”牌匾下,集体留影纪念,随后,回到广场观看了灯光秀,了解山海关过往的风霜雪雨,感慨山海关的历史沧桑,叹息在山海关留下印记的那一个个古人,包括陈圆圆……

晚上回到住处,老板在院子里开启了干冰喷雾,一时雾烟缭绕,仿若仙境。我们一行人兴致高涨,在薄雾中走起了“秀”,为我们山海关之行,添加了轻松的气氛。

第二天上午,我们游览老龙头。老龙头是万里长城深入到大海的地方。面对大海,我们豪情万丈,让“青春万岁”在这里张扬。凤侠同学说,既然大家这么高兴,那我们就来“漂移”吧,同学们,跳起来,跳起来吧!

 

这一招真灵,当我试着在松软的沙滩上跳起的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的灵魂也飘了起来,心中的快乐油然而生。大家都很乐意接受这个活动方式,单人漂移、双人漂移,集体漂移,等等,创意横生,乐此不疲。玺峰也及时按下快门,为我们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9月17日上午,我们驱车前往红海滩游览,这是我们来辽宁盘锦的唯一目的。

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是独一无二的“世界红色海岸线”,也被称为“中国最精彩的休闲廊道”。它位于辽宁省盘锦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全长18.115公里。廊道沿途设有包括苇海寻踪、小岛闲情、踏霞漫步、岁月小栈、油田观景、廊桥爱梦等步道和景点。

红海滩的成因,是因为有碱蓬草,大片大片的碱蓬草长在一起就汇聚成了红色的海洋,进入秋季特别是九、十月份,颜色更加鲜艳动人。漫步于栈桥之上观赏两侧的红滩绿苇、聆听候鸟的百啭千声、感受大海的波澜壮阔,仿佛乘舟依水而行,让人流连忘返。

我们主要以“廊桥爱梦”为中心漫步游览,因为这里有一个凄美的故事。传说龙王的女儿红袖爱上了一个渔民的儿子,偷偷跑出龙宫和渔民的儿子过着平淡,幸福的日子。龙王得知后,大怒,派人把女儿押回宫中,并将她的丈夫杀害。红袖伤心欲绝,整天来到陆地哭泣,后来她的眼泪变成了血水,把她周围的一切都染成了红色,那一望无边的红,就被人们称作红海滩。

 

 

红海滩廊道的东侧,是稻梦空间景区。我们登上观景台,看到金黄色的稻田与红海滩遥相呼应,不由得伸开双臂,迎着秋风,让心灵陶醉,将一切烦恼放逐稻田。我们游走在稻田窄窄的廊道上,稻花飘香,稻浪滚滚,夺目灿烂。田间还有供人休息的木屋,供游客拍照的水车。伴着风车吱吱呀呀的低语,看着一望无际的稻田,舒服而又惬意。我们来到一个钢琴模型旁,松文同学模拟弹琴,大家放声歌唱《我和我的祖国》,引得周围的游客驻足观看。

 

盘锦的稻田蟹很有名。按当地人介绍,我们去“渤海捞”饭店吃过两次,味道可以媲美阳澄湖大闸蟹。

乌兰布统草原

9月18日一大早,我们给车加满油,重整行囊,再次出发,奔赴心神向往的秋色圣地,乌兰布统大草原!这也是我们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地。

(一)

乌兰布统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距离首都北京400多公里,距离盘锦600多公里。我们8点从盘锦出发,一路弛聘,几乎片刻不歇,日头偏西时,车子就平稳的行驶在塞罕坝林海了。我知道,出了林海,就是河北与内蒙古的交界地,也是乌兰布统草原的南端。近乡心怯,近心仪的她——乌兰布统草原,又如何心不怯呢!玺峰开着的车也慢了下来,远处起伏的山丘草原,蜿蜒伸展,清晰可见;山丘阴面的丛丛乔木,一“字”儿排开,如人工栽养的一般;散落在草原上牛儿马儿,慵懒地享受着夕阳的余晖。乌兰布统,正慢慢的掀开薄雾般的面纱,露出她那俏丽动人的神秘面容。

驶入乌兰布统,刹那间,天空湛蓝,云朵如棉,太阳乍隐乍现。这时,玺峰停下车来,迅速拿出相机,对着天空“啪啪啪”地拍照起来,金色的光芒正好穿过云间缝隙照射出来。玺峰说,这是“耶稣之光”,也叫“上帝之光”,可遇不可求。我知道,玺峰退休后,潜心学习摄影,非常痴迷,进步神速,他刚才说的“耶稣之光”,是摄影圈的行话,但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第一次听到,觉得挺有意思,挺新颖的。

玺峰的话,让我联想到了宋徽宗,传说有一天散了早朝,宋徽宗于紫宸殿外赏景,见秋雨初霁,日光穿透层层云霭,于天边扯出一片艳丽的蓝色,于是吟出“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句,随即吩咐窑工按照诗中所描写的,雨后天晴的颜色烧造瓷器。这就是宋瓷“天青色”的来历,也被后人称之为“青花瓷”。

(二)

到了驻地,舒满平同学正站在酒店的院子里,微笑着迎接我们,而且已经预定好了旁边的饭店,准备为我们接风洗尘。在我们从西安出行前夕,满平就和我们约好,他晚两天出发直接去山西游览,然后到乌兰布统与我们汇合。他是我们班的诗人,大才子,被我们称为“满先生”,才情俱佳,感情细腻,代表作《秦岭》等,获得社会一片好评。他还是世纪盛康药业的股东和总经理,悬壶济世,造福黎民,名扬三秦。满平的到来,必将为我们的草原之行,赋予更强的动力活力,注入鲜活的诗情画意。

当天晚上,为了欢迎满平,也为了开始草原之旅,我们要喝一次大酒。其实,前五天我们就没有断过酒,惹得三位女士总是用眼角轻蔑地看着我们。但今天晚上不同,我们有一千个理由,不醉不休。

酒会开始,松文率先举杯,欢迎满平,总结前期,安排后段;玺峰豪爽,痛饮三杯;小锋开戒,感怀人生;春华腼腆,酒量倍增;满平文雅,酒助诗兴……酒过三巡,开始疯狂。交杯换盏,相见恨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草原之夜,放歌“乌兰”。巾帼不让,胜过儿郎。这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正在陶醉感叹,耳边突然响起了“差不多了,都少喝点,少喝点……”的声音,噢,原来是夫人们在敲警钟了。

(三)

9月19日早晨,我们开始草原之行。首先去的是公主湖。公主湖名称的由来,和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蓝齐格格是清朝康熙皇帝的三公主,康熙为了安抚北疆,将蓝齐格格下嫁给蒙古大汗葛尔丹。蓝齐格格在途径内蒙草原时,悲极而泣,泪流成湖。

公主湖碧波荡漾,湖边水草丰美,白桦树繁茂苍劲。我们一行人在草地上悠悠漫步,诉说着蓝齐格格的悲喜人生,感受着湖泊、草原、林木带来的清爽空气,让心灵澄净起来。玩到“嗨皮”时,群情激昂,手舞足蹈,放歌草原,真是惬意至极。

满平带来了无人机,希望能在草原上飞起来,好像飞起来了一两次,就因为操作不熟练,趴窝了。但随后几天在其他地方飞的很娴熟,为我们带来了快乐。下午,我们乘坐马车去了野鸭湖和将军泡子。

(四)

9月20日清晨4点刚过,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噢,这是出发拍日出的呼叫。我和其他三位同学,满平、红霞、凤侠,要陪同玺峰,一起去影视基地拍日出了。

我们的车子开出了院子,草原还在沉睡,星星还眨巴着眼睛,漆黑的夜色中弥漫着薄雾,薄雾拂面,柔软而湿润,远处的车灯,稀稀疏疏,缓慢地向前移动。玺峰说,这都是去拍日出的,同道中人。

十几分钟,车子就到了影视基地,我们帮着玺峰扛起摄影器材,顺着木板铺就的栈道,向山上爬去。说爬有点过分,这山其实不突,走起来费点劲罢了。到了半山腰,就是一个较大的摄影平台,但上面摄影的人很多,玺峰就在平台下的缓坡处选好一个位置,架起三脚架,固定好相机,调好焦距,这个相机是长镜头,用来拍视频。随后,玺峰从包里又拿出一个相机,我想应该是拍照片的。

缓坡上的摄影者也很多,我和满平站在玺峰的侧后边。满平也拿着相机,但他是个新手,视乎底气不足,还不像玺峰那样老练老辣,只是在人逢中抽空照几下。我拿着手机,有点格格不入,有点无聊,抽支烟吧,刚点着,只听平台上面传来一声怒吼:把烟灭了!哦,我一下明白,这是怕光污染啊,摄影界的规矩,那咱就入乡随乡吧。

五点半左右,东方开始渐渐泛白,灰色的云端开始变色,淡红,深红,橘红,黄红……火烧云的出现,意味着今天是拍日出的绝佳时间,天赐良机。周围上百个摄影爱好者,如上战场,长枪短炮,对准东方,摆好姿势,调整呼吸,等待太阳冲破天际的那一瞬间。

玺峰的视角很独特,他早已观察到了东北低洼草原上的平流雾,他要把平流雾纳入到,他拍摄的日出之中。我想,玺峰拍摄的日出,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平流雾是暖湿空气平流到较低的开阔地方时,由于下部降温,水汽冷却凝结而形成的雾。一般会在九、十月的北方草原上出现。

其实,我周围的相机早已啪啪作响,谁也不想去赌太阳出来的那一刻,就能抓拍出理想的照片。东方已经烧红,太阳露出了发丝,耀眼的光芒刺破云天。随之,太阳喷薄而出,冲破晨雾,跃上山峦,旭旭上升,草原瞬时披上了高贵而又华丽的金色艳装。至此,玺峰的相机已经装满了日出的动人故事,收工,打道回府。

 

(五)

9月20日下午,我们去了野狼谷,观赏“万马奔腾”。这个项目主要是给摄影爱好者组织的,需要一个良好的光线条件。但天公不作美,由于云朵稠密,光线不充分,本来下午3点要开始的“万马奔腾”,一直拖到了下午5点多才正式开始。牧人驱赶150多匹马,飞驰草原,一时尘烟四起,十分壮观。我们大部分人因为天气变冷,仅观看了前半段,就早早回了酒店,只有玺峰和满平坚持到了最后。大约6点刚过,我离开现场不到500米,天空稍许放亮,太阳从云间露出,我回头看,马群正从远处的蒙古包,向观众和摄影者集聚的地方飞奔而来,这应该是当天最后一次奔腾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下午4点许,玺峰单独又去了一次野狼谷,终于拍摄到了完美理想的“万马奔腾”!

 

(六)

对于玺峰来说,来到乌兰布统,应该是如鱼得水、“如鸟得天”的。因为与其它草原相比,乌兰布统草原有众多的山丘地貌,草原绵延起伏,加上或疏或密的松树、白桦树等树木的点缀,使这里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每年秋季,这里就是摄影爱好者的集聚地。

对于我们特别是对于三位爱美的女士来讲,这次来乌兰布统,既要观赏感受美景,又要在美景中留下自己的影像记忆。因此,我们一般都紧紧跟随着玺峰的相机,生怕哪一处美景没有留下自己的身影。公主湖、将军泡子、野鸭湖、盘龙大峡谷、五彩山、横立山、野狼谷、影视基地、萨林河等,都成了我们放飞心情、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各种造型、走秀,甚至搞笑的瞬间,都被玺峰尽收相机。不知从那一站开始,我们都称呼玺峰为“张大师”,玺峰也称呼我们为“模特”。“张大师”不仅摄影技术高,而且尽职尽责,跑前跑后,找位置,寻角度,力争使每一次拍摄都达到完美水平。晚上回到房子,还要加班加点,处理照片和视频。你要问这次旅行最辛苦的人是谁,那无疑就是我们的“张大师”了。

(七)

关于满平,我在前面的文字中已经说过,满平是一个激情饱满的诗人、才子,经过3天的游览,他的诗情再次汹涌彭拜,写下了激动人心的华丽篇章。现摘编如下,作为我们乌兰布统草原之行的完美概括。

秋天,走进乌兰布统(作者 舒满平)
秋天的草原是童话世界

夏风吻过草原已经远去

秋风用他丰富的想象

把草原上植物吹染成五颜六色

在这样的时刻,我走进乌兰布统

 

这是一片厚实的土地

历史的烟尘早已镌刻在这里

风吹不走,雨雪不移

将军泡子,红山军马场

曾经的铁马雄风号角争鸣

才守护住了今日的生活安宁

 

公主湖是远嫁公主流下的泪水

她把无奈、委屈和忧伤装进了行囊

曾经站在这里朝南哭了一个晚上

当太阳升起融化了身上的寒霜

公主想起肩负的责任

坚定的走向了远方

 

野狼谷是狼的领地

在草原深处

它们用残杀、欺骗和勇敢建立起狼的王国

草原上丰富的动物

曾是它獵杀的对象

可当草原生态变化后

野狼也逐渐消失远走他乡

 

盘龙峡谷

是萨里克河在草原山丘间划下的一条飞龙

这里地貌多样,处处有神奇景象

草原上的河流没有堤岸

都是雨水在沙石地上切割流淌

在多条雨水相汇的地方

雨水恣意地在草地上刻下梦想

有的图形像龙爪

似要抓着大地腾空跃起飞向云天

 

白桦沟是白桦树的海洋

金黄的叶子

在秋阳照耀下微微泛光

林下有悠闲走动的花牛

但无人看守

沟底有条小河

无声的从桦树林旁流过

白桦树是草原上站立的卫士

尽管有霜雪雷电和暴雨的袭击

但它们坚贞不屈英勇地看守着这里的土地

 

乌兰布统,美丽的大草原

你有开阔,一望无际

还有突起,似铜墙铁壁

这里仍有蒙古汉子奔马扬鞭

这里仍有含羞的满族少女把奶茶端到你面前

 

站在这里的草原上

才感受到星空依然明亮

也是在这里,我找回了已迷失的方向

河谷的深厚和草原的壮阔

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博大和包容

 

昨天走过的那片白桦林

还有再没回来的公主

告诉我什么是做人的责任

乌兰布统,虽然我初次走近你

但已深深地把你迷恋

不管今后的路途还有多么遥远

我的心会和你紧紧相连!



听说去五台山游览、上香的人很多,园区每天控制2000辆车上山,所以我们9月23日清晨6点,就从酒店出发,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山口。

进山后,我们基本上就不开玩笑了,生怕那一句话说得不得体,菩萨怪罪,一个个呈现出虔诚的模样,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我们逐次游览了文殊殿、显通寺、大白塔、五爷庙等景点,其他寺庙或由于修缮或由于路途远,我们都没有来得急去。

五爷庙供奉的是广济龙王菩萨,民间传说许愿很灵,是五台山的许愿圣地。我看到,来这里朝拜的人很多,半个足球场大的院子挤满了人,而且有一大半是年轻人。因为安全原因不让烧香,大家就排好队,按顺序一一向菩萨行叩头礼。我想来这里的年轻人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受三年疫情影响,经济形势不理想,就业创业难,收入减少,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人太多,我们一行人只能在院子靠后边的一个角落,面向菩萨,虔诚肃立,行合手礼。距离有点远,也不知道菩萨看见了没有。我也没有例外,闭目冥想,放空自己,领悟佛法,净化心灵。但终究是俗人一枚,没几秒钟,就落入俗套,祈求菩萨保佑这,保佑那……

听说凤侠同学向菩萨还了愿。满平同学向菩萨敬献了大礼。总之,风调雨顺,社稷安宁,百姓乐业,家庭和美,既是佛的真谛,也是我们众生的愿望。


9月24日上午,走马昔阳县大寨村。

临近大寨村口,高高竖起的“农业学大寨”大红牌标,映入眼帘,但“农”字视乎被风吹雨打,不知掉到哪去了,让人唏嘘,五味杂陈。

进了村子,墙上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念起来仍然铿锵有力。这8个字,昭示着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也让我们这些农家出身的子弟,再次燃烧起骨子里的倔强和不屈。记得我上初中、高中的七十年代,我们村学习大寨精神,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把几百亩的坡田,一掀一掀,一车一车,修成了能灌溉的水田,至今还在受益。我在寒假、暑假期间也参加了劳动,记忆深刻。

 

 

登上虎头山,我们驻足周总理登山纪念亭、叶帅题词纪念碑,细读解说词,回忆伟人功绩,合影留念;在陈永贵同志墓前,松文、小锋向老英雄三鞠躬,看来他俩也有难忘的生产队情节。参观大寨纪念馆,看到周总理1973年最后一次来大寨的照片,让人动容,总理笑容可掬,但身体已显虚弱,郭凤莲等人搀扶。据史料记载,周总理给大寨作了许多宝贵指示后说,“十年后,你们的变化就更大了,可惜,我老了,是不会有希望再来啦!”

中午在大寨老村子的农家乐吃了饭,春华联系的,饭菜不错,地道的山西味道,老板是个女的,大寨当地人,人很实在。


9月24日晚上——25日上午,我们辗转平遥古城,游览了镖局、协同庆、县衙、文庙、城隍庙、古城墙等。其中,参观协同庆票号,收获最大。

 


协同庆票号创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是平遥十大票号之一,主要从事异地汇兑及存放款业务,财东为榆次聂店村王家和平遥王智村米家,初期投资仅为3.6万两,是山西各家票号中投资最少的一家,在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主导下,该票号用了短短数年便成为当时中国著名的票号,前后经营五十余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 歇业, 为近现代中国商业金融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协同庆的导游x先生,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晋商的起源、票号经营制度,以及辉煌的晋商文化,让我们体会到了当时的晋商,用生命捍卫的诚信文化。他还对我们说,在平遥,人们对经理人员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财东。成功的掌柜,也是晋人激励子弟的楷模。

这个导游x先生,40多岁,一米七八的个子,不胖不瘦,装扮惟妙,恍若古人,看起来既精明又实在。他的讲解出神入化,感染力强,深深地打动了作为听众的我们。当他讲到晋商用银票换取金元宝或者银子时,我的思绪变得跳跃起来,视乎觉得这个x先生,随后会为我们挖一个“坑”。不出所料,讲到最后,他建议我们每个人买一张银票,然后到地下银库兑换金元宝。我们都明白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但感觉这个导游讲得不错,能打动人,最终都心甘情愿地掏出人民币,体验了一把晋商用银票,兑换金元宝的喜悦。我想,这不就是图个心理舒服、心理高兴吗,权当交了一次听课费罢了。加上我们班的“陈嘉诚”都愿意上这个“当”,我们也就“上当”开心一次,说不定还能把财运带回家呢,哈哈。

9月25日下午,返程。我们“二号车”特意路过潼关,买了酱菜。“一号车”直接回西安,有些人想娃想媳妇了。傍晚,我们安全顺利回到家里。

最后,引用一句不知谁说的话,来结束这篇散记,怀着一颗有趣的心灵,即使身在荒芜也能开出花来。

 

 

本文图片由西北政法80级政经班校友张玺峰提供               

本文作者高志铭,西北政法80级政经班校友。2020年退休,退休前在陕西省国资委工作,曾任处长、监事会主席、一级巡视员。

 

 

编辑:李明洋(2022级)

责编:弓茜楠(2021级) 李心语(2021级)

校对:王雪茹(2021级)

审核:周建利人划线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校友文苑 丨 我们班1980年的讨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