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校友工作
  3. 光辉历史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光辉历史

校史人物丨习仲勋与西北政法大学

  • 来源: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 发布者:校友办01
  • 浏览量:

编者按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2023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我们精心推出这篇纪念性文章,以期让西法大广大师生校友永远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财富。

 

位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西北政法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八十多年的建设、发展成为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的陕北公学1941年的延安大学,后经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西安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等发展时期。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得到了习仲勋同志的亲切关怀。


 西北政法大学·历史沿革图

 


01延安时期·习仲勋与陕北公学、延安大学

 

△陕北公学开学典礼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陕北公学。陕北公学是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也是中共第一所干部高等学校。习仲勋同志对陕北公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

 

1938年7月,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构邑县看花宫设立陕北公学分校。在此期间,习仲勋给予学校很大支持,还曾给师生作报告。1939年10月,在主持召开筹建关中师范的专门会议上,习仲勋同志对陕北公学给予高度评价:"1938年,关中分区有鲁迅师范,又有陕北公学,对发展边区文教事业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两个学校都搬走了,我们分区党政与群众是非常留恋他们的。

 

1939年12月,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培养更多的抗战干部,中共中央决定复办陕北公学,校址坐落在延安城北十余里外延河东岸的杨家湾。


△1941年《解放日报》刊登三校合并消息

 

1941年9月,党中央史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1943年,习仲勋同志任绥德地委书记。就此期间,中共中央西北局从延安大学中学部抽调一批青年骨干力量到绥德师范和米脂中学以学生身份(即"调干生")开展工作。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这两所学校扩大党的宣传,树立党的形象,让青年学生们转变认识,提高觉悟。

 

1944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与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合并。习仲勋同志当时主持西北局的工作,领导学校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克服困难、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干部。

 

02建国初期·习仲勋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

 

△194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办公厅正式下达通知“为适应目前形势发展需要,西北局决定原延安大学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今后该校一切校务,统由西北局直接领导。”

 

△1950年5月,西北军政委员会给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批复

 

 

 

△1950年10月,习仲勋代理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全面主持西北党政军工作

 

延安大学于1949年6月25日正式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后,中共中央西北局即任命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马明方兼任校长,李敷仁为副校长。7月28日,西北局办公厅根据5月23日西北局《关于加强训练大批新区知识分子的决定》,确定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各部主要负责人的名单,健全了学校的领导管理机构。8月1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办公厅正式下达通知:"为适应目前形势发展需要,西北局决定原延安大学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今后该校一切校务,统由西北局直接领导"。1950年4月8日,根据西北局关于民大领导问题的决定,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主办的《民大生活》(1950年4月10日毕业纪念专刊)刊登了习仲勋在学员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的照片。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主办的《民大生活》(1950年4月10日毕业纪念专刊)刊登了习仲勋在学员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的照片。

 

1949年6月,延安大学改称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址迁到了西安。习仲勋同志十分关心学校建设,在主持西北局繁重工作中,多次莅临学校,对办学任务、方针和人才培养方向等关键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对学校办学中校址、经费、干部调配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1949年9月21日,习仲勋出席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开学典礼并做重要讲话,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师生学习生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一,明确学校的办学性质和培养目标。习仲勋从政治的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地位和性质,"这是一个政治工厂,要训练出大批的政治干部。""这是我们一个强大的政治兵团,要我们率领广大群众去和我们的残余敌人与封建势力搏斗。""在我们学校里,有大量的知识分子,有一部分国民党军官和公务人员,但无论来自哪一方面,既已入学,就要改造思想,建立新的、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习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为人民服务。"

 

第二,强调师生要把为人民群众服务放在第一位。习仲勋要求学员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把毕生之力贡献给人民。他指出:"今后参加革命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职业问题是能得到解决的。但是职业不应该放在第一位的。要和人民在一起,竭尽毕生之力,贡献给人民。为谁服?这是一个基本问题,这问题弄明白,则职业问题迎刃而解。若这一点作不到,你就是学了许多马列主义和知识,仍旧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老百姓不需要你的。

 

第三,强调要正确处理技术和思想改造的关系问题。习仲勋讲话中强调:"没有思想改造,任何技术都不能掌握,不能为人民服务。思想改造是必需走的一步,这一步应该老老实实的走过去,给以后学习其他本领和技术打下一个基础。这是一个先决条件,没有它,一切技术都是空的。"

 

第四,强调要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艰苦朴素是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的革命传统,促使学校在艰苦的环境下取得辉煌的成就。习仲勋指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有一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是应该的,需要提倡的。我们要老老实实的锻炼自己,新社会的任务大得很,建设新中国若没有成千上万的艰苦朴素的干部,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既是对延安大学优良作风的传承,又是对学校师生员工提出的要求和期望。

 

△油画: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出席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一期毕业典礼并作重要讲话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主办的《民大生活》(1950年4月10日毕业纪念专刊)

 

△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主办的《民大生活》(1950年4月10日毕业纪念专刊)刊登了习仲勋书记在学员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

 

1950年4月6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隆重举行一、二、三部第一期同学毕业典礼。习仲勋出席毕业典礼并做重要讲话,提出了深层学习要求和对同学们的期望。

 

第一,强调要深入学习共产主义体系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来扫除"旧影响"。针对时局实际和教育培训需要,他指出,"现在最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就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就是共产主义体系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因为"它已经是全国人民实际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指导思想了。只有好好学习这个先进的理论,应用这个理论去结合实际生活,说明实际生活,批判旧的东西,认识新的东西,才能有效的进行自我改造,把一切旧影响都扫除干净,建立起新的革命人生观,并在参加实际斗争中逐步地将它稳固起来。"

 

第二,勉励学生迎接挑战,联系群众,战胜困难。习仲勋在讲话中分析了学员将要面临的问题,他指出,实际工作中是有很多的困难的,特别是新干部,刚走到实际工作中去,情况不熟悉,群众不熟悉,工作不熟悉,周围共事的人也不熟悉,这就必然要碰到许多困难。但"我们一定要战胜困难。只要我们和在一块工作的同志很好的团结,特别是向老干部学习,紧密联系群众,刻苦用功,不断改正缺点,求得进步,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而且只有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才能真正坚定自己的革命思想,把自己锻炼得坚强起来。"

 

第三,对学生提出将为人民服务付之于实际行动的学习要求。习仲勋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坚决拥护和执行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各种政策、法令。二是要建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的革命思想,和廉洁、朴素、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三是要努力工作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第四,对学生提出勉励和希望。习仲勋在讲话中指出,民大第一期的全体同学们,已经在学习中,经过思想政造,初步建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要走上各种实际工作岗位。"希望大家勇敢地走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学校里学得的东西,在实际中再锻炼,再提高,争取成为建设新中国事业中的突击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模范工作人员。"这一勉励之语,既是对毕业学生寄予的厚望,也是学生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指南,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在各自岗位上争先创优、奋勇向前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习仲勋高度肯定了学校办学取得的成绩。1951年12月7日,习仲勋同志在西北区、陕西省、西安市三级党员干部大会上的报告中,肯定和表扬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忠诚老实,实事求是,团结互助,艰苦朴素"的校风他说:"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是在设备很简陋和经费很少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工作的,他们没有礼堂,上课在露天,吃饭也没有饭堂,但学校领导组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困难,两年来训练了一万多人,取得了改造知识分子的丰富经验。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办法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必须大大提倡的办法。"1952年9月11日,民大三部第五期(经济建设班和轮训干部班)举行开学典礼,习仲勋出席并为典礼题字,勉励大家,正确认识国家面临的新情况,努力学习,参加祖国经济建设。

 

在习仲勋同志的关心指导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教育历程虽然只有近四年,但它为西北地区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吸收培养了近1.3万名学生,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到西北五省工作,计分配到西北大区3410名,西安市511名,陕西2013名,甘肃1038名,青海1010名,宁夏534名,新疆249名,回原单位1027名,其他520名。在这个革命熔炉熏陶下,一万余名青年知识分子很快被熔炼成为满怀激情的革命战士,毕业后分配到西北五省区新区去开展工作,有力地支援了西北地区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区的政权建设工作,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光荣教育事业史将永载史册。

 

△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右)与马明方校长交谈

 

1949年5月,随着西安的解放,原陕甘宁边区法院接收了解放前设立的西北法政专科学校,成立了陕甘宁边区人民法院司法班。1949年8月,为了解决该班经费问题,经习仲勋同意,该班编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五部,并改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五部司法班,主要培训在新形势下的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新一代的司法工作干部。该班共举办二期司法班和一期检察班,轮训学员150余名。这些学员结业后回到原地区,为西北五省的司法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3月28日,西北局作出《关于改变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性质与加强西北局党校的决定》,该《决定》指出:由于西北政法干部量少质弱,需要专门学校加以训练提高,故将西北民大改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调训相当于县人民政府科长与省、专区科员级的政法干部,训练期为一年,设检察、监察、司法、建政等班,由西北行政委员会领导;西北民大改为西北政法干校后,按照学工800人的编制在西安市南郊(今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修建校址,所需107亿(旧币)元修建费用由财经委员会拨给。《决定》不仅明确了学校的性质和培养任务,还解决了学校校址修建、干部配备问题,对培训专业、课程设置等具体规定,传承了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1953年6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根据西北局决定,完成学校性质改变和干部调整等一系列工作,正式更名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后历经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西安政法学院、西安政治经济学院、西北政法学院等历史阶段,发展为现在的西北政法大学。

 

△1951年12月7日,习仲勋在西北区、陕西省、西安市三级党员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学校应该大大发展,但今天国家财力不可能大量修建和增加设备,必须因陋就简,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是在设备很简陋和经费很少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工作的,他们没有礼堂,上课在露天,吃饭也没有饭堂,但学校领导组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困难,两年来训练了一万多人,取得了改造知识分子的丰富经验。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办法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必须大大提倡的办法。"之后,《群众日报》和《人民日报》也把民大艰苦办学作为典型加以报道推广。

 

△1953年3月28日,西北局关于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为西北政法干部分校的决定。

 

03改革开放时期·习仲勋与西北政法大学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复办。据学校李凤权教授回忆,在筹备复校过程中,物资奇缺,教学桌椅一直无法解决,但习仲勋同志知道后,帮助学校从广东购置了一批桌椅,保证了1979年学校复校后第一批学生顺利入学。

 

1998年,学校庆祝建院40周年之际,习仲勋同志欣然题词,勉励学生"学法用法,以法治国"。

 

△1998年,学校庆祝建院40周年之际,习仲勋同志欣然题词,勉励学生“学法用法,依法治国”

 

学校李凤权、赵建学等老教授,有的曾在习仲勋领导的西北局工作过,有的曾聆听习仲勋同志的教诲,有的长期从事西北党史研究,他们纷纷通过撰写、出版书籍、文章,追思习仲勋崇高品质,缅怀习仲勋丰功伟绩,以表达对习仲勋难以割舍的崇敬之情。

 

△从事党史研究的李凤权教授撰写的《横山起义

 

△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袁武振教授撰写的《习仲勋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发表在《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二期

 

习仲勋对学校办学的有关指示和讲话精神,是学校"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重要源流,是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学校的老一代师生十分怀念习仲勋对学校的关心和指导,现在的师生也十分珍视那段珍贵的历史。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传承习仲勋指示、讲话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建设法治中国而努力奋斗。

 

 

整理:高 见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校史馆

编辑:高文慧(2021级)

责编:李心语(2021级)

校对:柳怡丹(2021级)

审核:周建利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校史回眸丨西北政法大学校训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