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公告
  3. 新闻动态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新闻动态

校友文苑丨1999级校友谷小卫:我一个华山派的人,怎么就进了西北政法?

  • 来源: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 发布者:校友办01
  • 浏览量:

【编者按】:“我一个农村孩子,怎么就成了西北政法的学生?”——1991级校友王学堂在《青春都在西北政法》中写下的这句深情叩问,如投石入湖,瞬间在万千西法大人的心间漾起层层涟漪。

 

 这篇文字不仅牵起无数校友关于高考的青涩记忆与择校的绵长情缘,更掀起了一场跨届别的温情“回忆接龙”。校友们纷纷提笔,循着这份意趣,以各自独特的视角,畅叙当年与西法大结缘的奇妙缘分。一篇篇饱含深情的回忆文字,正像春笋破土般次第生长,蓬勃涌现。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送这些镌刻着青春印记的高考故事,邀您一同回望那段闪闪发光的流金岁月。

同时,也诚挚邀请广大校友提笔书写,分享您独一份的记忆,让我们一起编织属于全体西法大人的永恒记忆画卷。

 

 

记得1999年,我踌躇满志的进入西北政法,在阶梯教室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直愣愣的站起来说——我来自“华山派”,我是华州人。喜欢科幻,今年的高考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之前《科幻世界》里早就探讨过......

 

那天过后,很多人问我你说你是华山派,那你上过华山没?我说没有,但小时候被抱到华山下的道观去过。

 

那个时候,很多人喜欢令狐冲,喜欢五岳剑派,喜欢金庸。

 

那天过后,我的辅导员问我:你爱劳动吗?我说我热爱啊!

 

于是我就成了生活委员,然后跟着一个白衣飘飘的叫珊珊的女生检查宿舍卫生,似乎成了一段难忘的记忆!(大约十五年之后,我在望京一个社区处理客户公司建筑工人跳楼的事,社区派来负责调解的竟然就是珊珊本尊,而我们差点就共同面对工人在我们面前纵身一跃,然后肝脑涂地的画面。)

 

 

我之所以从推崇华山派的令狐少侠,逐渐变成商鞅的粉丝(我曾去渭南合阳拜谒过商鞅墓,也曾为商鞅写过电影剧本),其中缘由,不得不提的就是法脉和文脉兼具,在五院四系中独树一帜的西北一脉——我的母校西北政法。

 

二十年来记得很清楚,宿舍的舍友老是说自己来政法有多亏的时候,我竟然感到就我一个不亏,我占便宜啊!我这样的农村孩子,不扩招就进不来!当时这个话题往往是很漫长的卧谈会的肇始。可见当时政法招生的时候,各地的优良品种实在是很卖力气的挤进来的(他们一般说自己是没有服从分配而掉下来的),我也是去年,从马上提职的蔡教授给我传来一个成绩单上,才知道我下铺的任大侠比我高了小一百分。至于我们宿舍湖南、河北的考生,还有山东的老八小宝,那分数更是“恨天高”。

 

当然,我们宿舍新疆、宁夏的校友我们是同命相连的,那就是母校网开一面,母校照顾西北的考生。

 

 

今天看到的湖北的某师兄写的《我一个楚国人,怎么就跑去秦国上学了?》,说在他们湖北,中南政法招1000多人,而我们西北才招12个,但他也敢报西北政法。

 

所以就能理解了——2002年传闻陕师大要合并西北政法,这些外省籍的同学们不干;就算是211和985的西安交大要合并西北政法,他们也不干,非要半夜上街“散步”。

 

当时我们本省籍的都没有动,因为我们本身就已经占着便宜了。

 

再后来,2008年我刚做律师,母校的师姐组织了个行政法研究活动,我一个初出茅庐的行政法小学生,也竟然应邀前往,师姐介绍了在座的教授、庭长们、法官们,我才知道我又来涨知识了,记得那次研讨会主题是——阳光下的政府法。最令我吃惊的是母校当时的教授对我们说:我们虽偏居一隅,我们虽是二本,但我们在国内绝大部分的省份都是按一本重点线去招生的。

 

我才明白,我个陕西人,我是何其有幸?入了母校的大门,竟然还有终身学习的福利。更紧要的是,你会和这些优秀的人产生联系。不由得想起近期抖音上流传一句话:你大学所认识的教授师友,有可能就已经是你人生所认识的人的天花板。   

 

如今再回首时候才发现,那次会议的庭长有的已经是中院院长,那次让我参加活动的师兄已经在正义路上某庭的副庭长。我真的三生有幸认识这些大师姐大师兄。他们专业扎实,又厚重坚韧。所以他们才得以在直隶(三法司)、沪上、重庆、以及其他十多个“州府大理寺”身兼要职,为母校增光添彩。

 

以至于,去年有人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叫《西北政法的逆袭!》

 

 

母校之所以是母校,就是共同的回忆结成了一个结界世界。正如那一句金句,我们的青春,都放逐在了西北政法!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政法图书馆后面的大片桐树林已经被开成了大路,不复有当年花开烂漫时候绯红一片,云蒸霞蔚的气色了,我也不能再如那时一样卧听春雨润梧桐,江湖夜雨三年灯,在清香无涯里静静入睡。如今醒了,一切旧梦难返。

 

但,心仍留在了那里! 

 

五院四系,西北政法,江湖夜雨潇潇下,一剑霜寒十四州。

 

 

本文作者谷小卫,系西北政法大学99级法三系二班校友。2007年起在北京从事律师工作,北京京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律师协会文化委员会委员。曾参与《大秦帝国》第五部编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