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公告
  3. 校内要闻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校内要闻

桃李满天下 学子竞风流——西北政法大学“恢复招生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之杰出校友创业论坛

  •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校友会
  • 发布者:
  • 浏览量:

桃李满天下 学子竞风流

——西北政法大学“恢复招生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之杰出校友创业论坛

 

三十年峥嵘岁月,一路上风雨兼程;忆往昔书生意气,看今朝挥斥方遒。在这金秋送爽的十月,西北政法大学迎来了“恢复招生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们齐聚一堂,为母校献上诚挚的问候和真心的祝愿。由我校校友总会主办,图书馆承办的杰出校友创业论坛于1017下午230分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出席本次论坛的五位校友分别是:80级研究生校友、“中国刑事辩护律师第一人”、全国律师协会刑事辩护委员会主任田文昌;79级法律专业校友、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西部大开发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银川大学董事长、校长孙珩超;79级法律专业校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犯罪与矫正研究所所长、社区矫正研究中心主任吴宗宪;80级法律专业校友、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宪忠;87级法律专业校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现任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长任志清。论坛由副校长杨宗科主持。 

    

 中国刑事辩护律师第一人——田文昌

渊博的知识积淀,缜密的思维逻辑,敏捷的反应速度,自信的言谈举止,这是校友田文昌留给记者的印象.田文昌深入浅出的谈话、关于专家论证话题的针砭时弊,其磅礴大气之风采崭露无疑,让我们为有这样出色的校友感到欣喜、自豪!

已成为全国律师协会刑事辩护委员会主任的田文昌在大家眼中是富足的,令人羡慕的,但他却坦言自己羡慕这朝气蓬勃的一代,因为年轻就有了怀抱凌云壮志的勇气,有了奋斗拼搏的资本,即便失败也因为年轻所以前途无量!只有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勇于尝试的雏鹰才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展翅翱翔在辽阔深邃的天空中,田文昌的成就也恰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颇具经验的法学大家,田文昌毫无保留的与校友分享自己的经验与体会。在谈到应该如何读书、如何做学问时,田文昌强调要抓住问题的精髓,吃透基本原理,并且广泛涉猎与法律相关的学科,注重法律内部部门法之间的联系,实用且建设性的意见让同学们获益匪浅也体现了田文昌对大家细致入微的关怀。至于同学们毕业后如何选择职业的问题,田文昌建议大家不要盲目效仿,在他看来,每个人的兴趣特长、人生目标都不一样,只要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就称得上“光荣的成功”。田文昌概括道,“我即是我,他即是他”。独到的见解犹如扑面的微风吹散了同学们对就业的焦虑和担忧。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田文昌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这位不怕被超越,期待被超越的校友用自己的成长向我们揭示了成功的真正涵义。

        

一代优秀民营企业家——孙珩超

回忆起大学的那段青葱岁月,孙珩超一脸笑容。“那时候我们的生活,艰辛却美好。”孙珩超无限感慨地说。由于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孙珩超大学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不高,和同学们一起看场电影或是偶尔的聚餐也会清晰的铭刻在他的记忆里。尽管条件艰苦,但他没有抱怨,并一直以乐观的姿态面对生活,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从一开始便注定了他的不凡。孙珩超还将这段物质匮乏的经历与当下学生的生活条件做对比,他说“祖国富强了,现如今同学们的物质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后辈们就不用再受苦了”,真诚朴素的话语表达了这位实业家对祖国、对国家的未来深切的社会责任感。

孙珩超是我校79级法律专业学生,从1984年起任教于兰州大学国际法专业,1992年下海做律师咨询并注册了公司。谈起这段下海的经历,他告诉同学学法律之后学习管理是有优势的,他鼓励同学们从创业的角度来履行法律人的职责。对企业来说,孙珩超认为只有能力最大的人才能管活一个企业,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让企业有长足的发展。他还评价自己并不算最成功,但他庆幸自己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将法律知识融入企业管理之中,利用法律人的智慧,法律人的坚守为企业发展争取更广阔的空间。

法律人,实业家,孙珩超肩负着这两个神圣的使命淡定从容的上路,并始终在路上……

        

恩师一言,益我一生;天道酬勤,严谨创新——吴宗宪

自嘲当年是“丑小鸭”的校友吴宗宪是我校79级法律专业学生,时隔三十年,现今的他已拥有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多个头衔,昔日的“丑小鸭”已成了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展鸿图,创伟业。谈起当年的自己,他跟大家谈起在政法园的大学生活,本来没有明确目标的他是因恩师的一句话改变了回乡找工作的初衷,选择继续深造。入学后便开始研究生考试的复习准备,他本没抱太大希望却在青海实习时接到了研究生面试通知,最终成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研究生。

在和同学们的交谈中,他反复强调“努力”二字,他说“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抓住机会”,并劝诫同学们珍惜四年的大学时光努力学习。为此,吴宗宪还谈到自己的几点感悟,首先要充满自信,他说“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要迎接挑战就要自信满怀。其次要学会放眼世界,拓展自己的视野,寻找可以借鉴的信息。第三,了解国情,特别是中国的实际情况,以更好的解决社会问题。此外还要求同学们重视相关学科间的联系,进行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的研究。最后他谈到学习方法,他把自己曾在心理学书本中找到学习方法的启发与大家分享,建议同学们多涉猎些本专业之外的书籍会更有助于自己的学习。

踏实的努力+辛勤的付出=日后的成功,吴宗宪用自身的实际经历向同学们论证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

        

西北汉子,创新民法贡献法制为苍生——孙宪忠

四年的军旅生涯,让孙宪忠的身上有股军人的豪气和认真,其中也不乏风趣幽默的谈吐和机敏睿智的答辩。

孙宪忠,我校80级法律专业学生,回忆起他的大学生涯,他觉得乏善可陈,因为除了学习,他几乎没有任何活动,他还开玩笑说自己连女朋友都没交。但也正是这段认真刻苦的学习为他日后的考研奠定了基础,大学毕业后孙宪忠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了政法园里的第一人,“第一个博士生导师,第一个中青年法学家、法学教授”。此外,他在物权法上颇有建树,著有多本关于物权法的书籍,尽管是物权法的大家,他还是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说自己在针对物权法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上就像唐吉珂德一样拿起木头做的梭镖准备刺向大风车。

在向同学们传授经验时,孙宪忠谈到了“谦虚谨慎”的态度,并谈到了他的大学老师和曾对他的谆谆教诲,希望同学们能虚心接受老师们的批评指正。而后他谈到对同学们的期望,他说法律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要始终保持为民担当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改变自己的观念,要做“为民担当、替民担当”的法律人。其次,要有高尚的道德伦理要求和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

曾经的书生意气到如今的指点江山,孙宪忠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最华丽的转身,也用三十年的时间继续着自己“为民担当、替民担当”的承诺和追求!

        

兢兢业业地办案状元——任志清

如果掌声是一笔财富的话,那么任志清在这个下午便是政法园里最富有的人。

一年518件案子;一个月执结了44件、终结3件裁判文书;一天开了8个庭;上任第一年法庭结案1310件;全年365个工作日。“办案状元”,这四个字实至名归。如果说努力,也许没有人比任志清更清楚其中的艰辛,自1989年从母校毕业后,任志清便开始了他的法庭生涯,从一个小兵一步步成为运筹帷幄的将军,任志清用踏实勤恳的付出创造了办案的奇迹,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奇迹。当有人怀疑那518件案子的真假时,任志清说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它的价值,这518件案件是怎么办的。农民们没有节假日,他也没有节假日。白天时间不够用,晚上接着干,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为了提高办案效率,他还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办案效率,为农民分忧解难。他还说自己是农民家里出来的孩子,要始终把农民兄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废寝忘食的工作常让这位辛劳的法官忽略疾病,甚至没时间回家陪陪妻女。因为经常不在家,女儿的小名便起了个“在家”。当说到这时,现场掌声如潮,是感动于这位法官的无私,也是感动于任志清这份对家人的愧疚。在交谈中,任志清告诉同学们,他一直坚信人的精神里有两样东西不可放弃,即正气和执着,身正则不阿,志清则不惑,生活没有输赢,重要的不是位置,而是前进的方向。

论坛进入互动环节后,同学们踊跃地发言和校友们精彩的应答让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在被问及在办案过程中如果遇到当地政府和农民因无知而阻挠办案时,85级校友任志清答道“耐心最重要”,短短几个字让同学们看到这位人民的公仆最亲切的一面。接下来在回答同学尖锐的学术研讨问题时,校友田文昌谈到了作为律师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信念和坚忍的性格,还提到法律的灵魂和真谛“不能因为语言的暴力剥夺别人的权利”,场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最后杨宗科副校长为本次杰出校友论坛做总结讲话,鼓励同学们以五位校友为榜样,刻苦努力,并期待更多西法大学子“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共同创造西北政法大学更加辉煌的明天!

论坛于1017日下午5时圆满结束。(学通社记者:苏畅  蒋浩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