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西北政法大学校友代表委员积极履职,围绕法治建设、司法改革、区域协调发展等议题建言献策。校友们的提案不仅立足专业领域,更呼应国家战略需求,从司法智能化到生态文明法治化,从区域协同到民生保障,全面体现了“西法大”人“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精神。这些高质量提案彰显了校友们深厚的法学专业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校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智慧。
更多动态及详细报道,请持续关注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官方平台和公众号。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民进陕西省委副主委、西安市委主委、
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杨宗科
(图片由代表独家提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作为基础教育当中具有重要导向功能的考试,中考改革事关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要“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应当坚持在法治下推动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依法有序推进中考改革。
为此,建议: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战略部署,系统研究中考改革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充分考虑基础教育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科学谋划中考改革的战略举措。
二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领导、统筹、管理中考改革职责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中考改革的政策举措应当符合《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按照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诚信政府的要求,对中考改革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
三是中考改革应当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按照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高中学校多样化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防止和纠正“分数至上”等偏差,探索毕业基准与发展基准有机结合、充分尊重未成年人意愿的职普分类考试制度,有效化解群众对教育考试的焦虑,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让教育管理回归常识。
杨宗科,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陕西省委会副主委,我校原校长。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