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新闻公告
  3. 校内要闻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校内要闻

珍视校史 铭记校训 成就梦想 为国成才

  • 来源:http://alumni.nwupl.cn
  • 发布者:
  • 浏览量:
——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贾  宇
亲爱的2015级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真诚的祝贺和最热烈的欢迎!向光临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大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学院的领导和教官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问候!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因为你们将要在古城西安度过人生最美好的学习生活时光。西安曾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西周到唐朝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80年。盛唐时的长安是世界名城,所谓“西有罗马,东有长安”。唐代诗人王维这样描述唐都,“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71座帝陵散布关中平原,72位曾君临天下的皇帝在此长眠。这里充满着极具人文魅力的汉风唐韵,这里到处有脍炙人口的传说典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会告诉你,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同学们谈古论今、进业修身的极佳成长环境。
在此学习生活,你们可以饱览古长安留下的名胜古迹,去博物馆穿越时光,去锦绣山河探古寻幽。喜欢书法艺术的同学,会在碑林博物馆发现,你们曾天天临摹的王羲之、米芾、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的碑帖原来都出自这里。喜欢文学诗词的同学,会发现学校两校区所在的曲江、韦曲的景色在唐人诗句中竟然俯拾皆是。曲江,在唐时是新科进士及第后,聚会饮酒、赋诗题名之所,“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是当时风雅盛事。据统计,现存近5万首唐诗中,描写曲江的、或者与曲江有直接间接关系的,就有500首,2300多位有作品传世的唐朝诗人,大部分到过曲江。正是“咏诗终不厌,还似曲江头。”长安校区地处韦曲。唐朝时的韦曲、杜曲是韦、杜两大家族的聚集地,韦应物、韦庄、杜佑、杜牧就是其中的杰出人物,当时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说法。诗圣杜甫诗云:“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浪漫故事也是发生在这里。热爱大自然的同学,天朗气清时,举目远望就能看到秦岭山脉。秦岭横亘在中华大地之上,绵延1600多公里,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美洲的落基山,并称地球的三姐妹。她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水岭,是气象万千的动植物宝库,统揽南北方迥异风采于一身,荟萃人文自然文化于一体。
今天,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伟蓝图中,古都西安被确定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内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国家全面创新改革的实验区”,厚重底蕴与现代气息交融,西安这座千年古城正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在西安读书的几年中,我建议同学们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多利用周末,利用节假日,到西安的城里城外、关中平原,到学校背靠的秦岭山里走一走,看一看,还要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浐灞生态区、空港新城和国际港务区感受现代气息。所谓留心处处皆学问,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仅挂在网络世界和虚拟空间里、不要宅在家里宿舍里,虚度了大好光阴。
同学们,踏入西法大,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光荣称谓,那就是——西法大人。今天,由我来给同学们上西法大入校的第一堂课,带着同学们了解西法大、亲近西法大、融入西法大。
一、珍视校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晚学校给同学们准备的迎新晚会,同时也是我们这所创办于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荣学校,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办的隆重庆典。
1937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了团结和培养爱国青年、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了陕北公学,它,就是我们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干部学校,在延安时期,与抗日军政大学齐名,办学四年培养干部1万余名。陕北公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以用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概括:“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当时,老一辈革命家十分关心陕北公学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本人曾先后10次到陕北公学为师生做报告,3次给学校题词。他在给陕北公学成立的题词中这样勉励师生:“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与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地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这段话就镌刻在我们长安校区校务楼前的巨石上。作为我们办学的宝贵精神财富来传承、来践行。
1941年,党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延大。1949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将延安大学迁至西安,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为西北地区的政权建设培养骨干。西北民大办学四年,为西北地区培养输送了1万1千余名毕业生,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以后经历了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西安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等历史阶段。“文革”期间,学校遭到破坏直至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复办,1979年恢复招生。200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经过一代代西法大人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今天的西法大建立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雄厚办学实力的高水平大学。
同学们,学校78年的办学历程就是一部服务国家、贡献社会、为民族复兴梦想奋力前行的历史。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抗日救国梦”到后来的“民主建国梦”;从建国初的“卫国戍边梦”,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依法治国梦”,一代代西法大人顺应历史潮流,勇担时代使命,矢志不渝,始终为民族复兴不懈努力。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回顾学校经历的峥嵘岁月,就是深望大家能珍视那段光荣的历史,认识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目的与自身的责任,秉承西法大人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密切关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结合,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民族的梦想,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勇于进取、脚踏实地,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二、铭记校训
当同学们走进长安校区东门,就会看到一个印章石刻,上面刻有八个红色篆体字——“严谨、求实、文明、公正”。这就是我们的校训。印纽是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的独角兽——獬豸。这个獬豸看起来不像其他地方的独角兽那样怒目圆睁、威猛狞厉,而是憨厚质朴、慈眉善目,用同学们的话说就是“萌萌哒”。这个獬豸造型,取材自陕西蒲城桥陵唐睿宗李旦墓前神道上的石雕獬豸。之所以选这个造型,是因为它的形象更符合我们对法律的理解,我们认为法律并不仅仅有刚性、威严、铁面无私的一面,还包含有人文关怀、人性温暖、公平正义、弘扬善良的内涵。这个“萌萌哒”独角兽能让人感受到法治的温暖。
校训“严谨、求实、文明、公正”这四个词八个字听起来很平实,不华丽、不高深。但它是学校传统的历史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高度概括,是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与道德规范。它体现了我校培养人才的一贯目标,朴实无华,含义隽永。
我们校训的具体含义是:严谨的人生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文明的道德修养,公正的价值追求。
具体说来,“严谨”就是严密谨慎,言之有据,行之有矩,不信口开河,不为所欲为。严谨是治学治事的必然之道,也是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行为准则。
“求实”,就是要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不唯上、不唯书,不尚空谈,不慕虚妄,沉潜务实。踏踏实实做事,一点一滴积累,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心浮气躁都是成长的大忌。离开了务实的态度和踏实的精神,再远大的志向都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唐代诗人王勃说过,“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意思是说,本着求实精神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就会干出成效;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业自然浅薄。革命先驱李大钊也讲过同样的道理,他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我们学校倡导求实的学风,倡导师生去真研究实在的问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深稽博考,认真调查研究。例如,近年来,暴力恐怖犯罪猖獗,我校专家团队不辞辛劳、不怕危险,连年赴新疆反恐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重视,提出的立法建议被国家立法采纳。今年暑期,又有35位教授、博士、研究人员深入新疆反恐一线进行调研。这就是我们对老师做学问方面倡导的求实作风。我们的研究,不图出多少书,发多少文章,只图实实在在有利于国家,有贡献于人民。我们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以后工作的过程中,都养成这种求实的作风。
“文明”就是言则温文尔雅,行则彬彬有礼,敬业乐群,修身向善。文明体现的是待人接物之道。同学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是众星捧月般的呵护,你们可能从不缺乏自尊、自爱和个性张扬。
但我要说的是,同学们要自尊自爱,更要自重自省。同学们要砥砺德行,提升自我修养。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如果我们的大学培养出虽有相当知识技能但却粗鄙恶俗、慵懒倦怠、气泄神衰、萎靡不振、无教养无修养的人,则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堪忧。
我们支持同学们张扬个性,但不鼓励同学们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我行我素、任意乖张、一意孤行。个性张扬的可贵本质,在于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而在行为上,则应该学会平和虚心、善于交流、善于合作、从善如流;学会各适其天,各全其性,各擅其美,互赏其美,不相为害,既独立自信又包容和合,互为补台不拆台,才是最可贵也是最难得的。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希望同学们在自尊自爱、张扬个性的同时,更自觉地成为豁达开朗、情商充盈、智商卓越,讲恕道、和为贵,有涵养、有境界、有大气度的文明君子。
“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偏失。“公正”是社会的根本价值,也是法律的基本价值;是法律人的道德准则,也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以上就是我对校训的理解,与同学们分享。希望大家终身铭记、慢慢践行。
三、践行育人理念
长安校区中心广场的西侧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十六个字,这是我们西法大的育人理念,体现了学校新时期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要求。
第一句话,“法治信仰”。法治信仰就是内心要坚定认同:良法为治、主权在民、人权保障、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司法公正、程序正当、人人守法的观念。这些观念是人类几千年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法治文明具有共性的内容。这种信仰来自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历史的理性观察和对法律的透彻了悟。在社会资源有限和人的需求无限的矛盾世界里,法律从人类自身利益最佳判断者的角度设立规则,着眼民本、维护民主,定分止争、惩恶扬善。这种信仰与人治思想、官本位意识、犬儒主义、封建等级和顺民观念等格格不入。我们信仰法治就是信仰人性得到弘扬,信仰权力回归人民,而不再被滥用。我们的社会,只有坚持法治信仰,才不会迷失正义的方向。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作为西法大的学子,无论你是学法律、学哲学、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皆应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明崇法治精神,忠于宪法法律,维护公平正义,捍卫依法治国。能做到这样,我们就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者,就是对母校法治信仰精神的最好诠释者。
第二句话,“中国立场”。站稳中国立场,首先要有文化的自觉。要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能割裂文化传统去中国化,更不能崇洋媚外追求全盘西化。同学们要了解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结合专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法系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其形成与繁荣均立足于陕西。“徙木立信”“因信赦囚”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就是从“徙木立信”开始,通过兑现搬动一个小木头而奖励百两黄金的政令,彰显法制之威严与朝廷法令之必行,为秦王履至尊而制六合、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因信赦囚”的故事,是说贞观六年,唐太宗亲自视察大狱,让已悔罪的390名死刑犯,回家与父母妻子团聚,约定到明年秋天接受死刑执行。到刑期后,390人全部回到监狱。太宗称赞他们守信用,赦免了全部罪犯的死刑,体现了唐朝的恤刑慎罚、尊重生命的理念,也成为信用教化的典范。我们学校在中华法系的研究、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拥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学者和学术成果。希望我们的同学以史为鉴,加强传统法治文化的学习、研究,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站稳中国立场,还要有主体的自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始终站在国家的建设者和主人翁的立场之上。站稳中国立场,你就不会是不负责任的旁观者,而是肩负使命的建设者,你才是主体,你才入主流,你就不会找不准定位、看不清方位、甚至坐错“座位”,这样你才可能发表出真正有价值、能够有利于祖国和人民的真知灼见,你才会为中华民族振兴树立高远志向,自觉刻苦学习,你才能找到事业发展的平台,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第三句话,“国际视野”。国际视野是眼界、是胸怀、是镜鉴。全球化的浪潮和信息技术的革命,使世界各国越来越相互依存、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中国立场的前提下,拓宽视野,放眼世界,深入了解国际发展情况和世界各国的制度文化特点,不做井底之蛙。“国际视野”要求我们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顺应世界潮流,博采万国众方,并将它们转化为推动我国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有国际视野,你就不会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你会在学习、比较、借鉴中站得更高、想得更远,你的眼界才能更加开阔,思维才能更加活跃,人生才能更加精彩。
第四句话,“平民情怀”。平民情怀是追求、是修养。坚持平民情怀,就是要坚决抛弃虚荣、虚幻的“精英意识”,不论身处何位、身在何处,始终保持做一个普通百姓的自我认同;就是要真诚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提升普通百姓的生存质量为己任。1950年,习仲勋同志在我校的前身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上,就这样谆谆告诫学员,“职业是不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放在第一位的是)要和人民在一起,竭毕生之力,贡献给人民。为谁服务?这是一个基本问题,这问题弄明白,则职业问题迎刃而解。若这一点作不到,你就是学了许多马列主义和知识,仍然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老百姓是不需要你的。”这番话,讲的就是要心怀爱民之心、恪尽利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就是要超越找个好工作、有个好收入的自我设计,要有超越自身利益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坚持平民情怀,是自我内在的锤炼和修为。不论身在何处、身在何位,始终保持做一个普通民众的自我认同,保持平常心境和淡泊情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以平常心对待名利,不为浮华所累,不受浮躁的社会风气困扰。要懂得人生有限,物欲无穷,克制人性中对物的贪婪,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节用节约,好好珍惜和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资源和财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别浪费、别糟蹋、别轻慢别人的劳动。
同学们,不忘求学初心,必能成就人生伟业。从今天起,新的梦想、新的成就等着你们去实现、去创造。大学之路已在脚下,我热切期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心灵好好体悟这所大学的精神,把自己的灵魂深深融入西法大厚重光荣的血脉之中。我衷心祝愿大家在西法大度过充实、奋进、愉悦、收获的四年,用智慧、勤奋和热情,谱写自己的美丽人生,谱写我们西法大最美好的华章!
谢谢大家!